在臨江門廣場坐上一趟公交,本來是想沿著松江西路南行,前往江邊的張作相官邸,誰知這趟車往前開了一段后卻拐進旁邊的獨立路。下車后,只能步行穿過一條小巷,重新回到江邊,這條小巷名為北新胡同。
正在為坐錯車煩惱,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的墻上竟然布置著一個展覽,名為船營史話。小巷中行人稀少,路邊種著枊樹,在樹蔭下看著展覽,也算是一次意外的驚喜。

【船營、船營街、水師營】
北新胡同地處船營區(qū),位于吉林古城西門(剛才看過的迎恩門)外偏南處,是清代造船廠所在地。此地在吉林建城之前便已形成街道,是吉林最早的古街之一。
清順治十三年(1656),朝廷派昂邦章京薩爾虎達到吉林城松花江左岸,恢復造船基地,始建船隊,俗稱船營。



1661年在吉林烏拉建立內(nèi)河水師,營址在船營區(qū)臨江門頭道碼頭附近,遺跡已不可尋。2012年,吉林市在德勝路206號興建水師營博物館。
康熙二十二年(1682),康熙巡視吉林,檢閱水師,興奮之余寫下《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江城”也由此成為吉林的別稱。


【船營古跡】
河南街,自清朝初年就是吉林一條主要街道,康熙年間,其商業(yè)氛圍逐漸顯現(xiàn)。河南街的繁榮與老字號的經(jīng)營分不開,如福源館、新興園餃子館、太盛園飯店等,為吉林刻下屬于那個時代的印記。昨晚偷懶,錯過了吉林的夜市,不過點了一份新興園的外賣餃子,味道確實一流。
觀音古剎,舊稱觀音堂,座落在光華路與昆明街的交匯處,是吉林的佛事活動中心。該廟收藏有清雍正年間刊刻的《龍藏》,原為此次行程規(guī)劃的最后一站,因時間關(guān)系未能成行。


天下第一江山牌坊,昨天在北山玉皇閣已經(jīng)看過,但當時因為下雨,未找到其出處。清道光三年(1823),大學士松筠到任吉林將軍。一日在北山游玩,聽人講到吉林烏拉的山川風水,激情迸發(fā),回府后便寫下“天下第一江山”,命人制成匾額,懸掛于玉皇閣內(nèi)的牌坊上。原物已損毀,但此匾被收入《中華名匾》。
小黃樓,位于吉林外灘松江中路,其主人叫張連山,是清末盛京將軍依克唐阿曾孫。小黃樓建成于1943年,建筑面積450平方米,為二層別墅式建筑。吉林的最后一站來到這里參觀,大部分已商業(yè)化,只有一樓布置著幾間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