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文梅 北京報道
一堂課40分鐘,唐小熊只講了10分鐘,30分鐘都是小學生們在講、在討論。這是今年7月,他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腰站子東鄉(xiāng)族鎮(zhèn)中心小學(下稱“腰站子小學”)的現場體驗。
當天,唐小熊作為志愿者,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他說:“孩子們開動腦筋,互相提示和補充,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課堂反應熱烈,培訓效果非常好?!?/p>
7月初,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攜手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公益專項基金、廈門大學EMBA戶外俱樂部戈友公益專項基金、同濟大學EMBA戈友會公益專項基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戈友會愛與健康專項公益基金、交大安泰EMBA戶外專項基金等五所高校商學院的戈友公益同道,將“兒童安全盒子”和應急救護等公益項目帶到了甘肅瓜州的腰站子小學,共同見證了“校園安全示范?!表椖吭谠撔B涞貑印?/p>
唐小熊來自上海,是一位市場經驗頗豐的企業(yè)家,他也是復旦大學戈友會會長。和唐小熊一起不遠千里趕到瓜州的,還有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秘書長黃毅、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監(jiān)事汪青松、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會長陳曉韻、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公益專項基金理事長周才池、廈門大學EMBA戶外運動俱樂部會長黃建勇、同濟大學戈友公益專項基金理事長邱曉宇,以及復旦大學李曉林、于淼、王雁等多位志愿者。瓜州縣教育局教育工委黨組成員副局長葛巖明、腰站子中心小學校長王強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復旦大學戈友會會長 唐小熊
唐小熊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發(fā)起和參與這個公益項目的都是商學院校友,他們也都是多次參加過戈壁挑戰(zhàn)賽的戈友,對戈壁有感情,對公益有熱情。他們有信心把這件事扎扎實實做好,爭取3到5年內將項目覆蓋到瓜州18所小學,讓更多同學掌握自我保護的安全常識,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群商學院的校友,緣何情牽西北戈壁鄉(xiāng)村的孩子們?為何將公益焦點關注于安全教育?如何才能長期、持續(xù)地將公益進行到底?
就此,《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了該公益項目的幾位主要負責人——唐小熊、陳曉韻、周才池等。在他們的講述中,一幅洋溢著戈壁情愫、閃耀著公益榮光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公益的起點源于愛
據了解,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公益專項基金,廈門大學EMBA戶外俱樂部戈友公益專項基金、同濟大學EMBA戈友會公益專項基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戈友會愛與健康專項公益基金、交大安泰EMBA戶外專項基金等五個公益專項基金,都隸屬于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該基金會成立于2011年,主要致力于教育、安全和環(huán)保三大公益領域,目前下設13個由商學院校友發(fā)起的公益專項基金。成立至今,其以平實穩(wěn)健的工作風格贏得了捐贈人的認可,被北京市民政局評定為4A級社會組織。
起初,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的教育公益更多聚焦鄉(xiāng)村教育硬件的補充完善。近幾年,隨著鄉(xiāng)村學校硬件設施逐漸飽和,軟件如何跟上成為需要更多關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經過綜合調研,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認為,鄉(xiāng)村孩子們的安全常識教育已成為不能再等的關鍵一課。于是,他們花了大約三年時間,在四川青川做了一個安全教育培訓的實踐基地。當時,包括唐小熊在內的很多戈友都曾作為志愿者參與其中。
2021年,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公益專項基金成立。有戈友建議,把四川青川的兒童安全教育項目引入甘肅瓜州腰站子小學——一個他們已經做了多年的教育公益點,這個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恰好腰站子小學的景宏剛主任也曾和多位戈友一起去青川做過志愿者,他對那次體驗印象深刻,也對兒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有支持方,有需求方,當地教育局等政府相關部門欣然搭臺,幾方一拍即合,這事成了。
據唐小熊介紹,此次為腰站子小學送去的兒童安全教育公益教材由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經過幾年的鉆研和探索,多次更新迭代而成。教材包含18門課,每門課針對一個不同場景,以圖片、卡片等通俗直觀的呈現方式,幫助孩子們掌握在教室、走廊、操場、戶外等不同場景下,及時發(fā)現安全隱患、規(guī)避危險,保護自身安全。當地政府、學校和孩子們對這套兒童安全課程的認可與喜愛遠超預期,特別是課堂上同學們的純真熱情和積極參與令人動容。

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公益專項基金理事長 周才池
周才池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腰站子小學之行讓同去的幾位復旦校友感觸良多。一則感慨這樣的項目落地,對當地的孩子們不啻是一場安全教育的及時雨;二則感慨孩子們清澈且充滿期盼的眼神,讓所有為項目落地作出努力的公益伙伴都深受感動,更覺得自己做公益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返回上海之后,復旦李曉林同學特意購買了印有復旦大學LOGO的紀念品小熊,寄給了參與這次活動的孩子們留作紀念,他們的眼神讓他永遠難忘?!?/p>
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會長陳曉韻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協和教育集團公益事業(yè)負責人。早在20多年前,她就開始參與公益事業(yè),從早期的協和教育發(fā)展專項基金,到今年剛剛拿到登記證書的上海市協和教育發(fā)展基金會,她都是創(chuàng)辦者和見證者。多年的公益實踐,讓她對公益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觀察。
陳曉韻認為,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普惠,鄉(xiāng)村學校硬件投入不再是剛需,當下更需給力的是軟件投入。此時正值夏季,暑期安全教育就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她指出,這次之所以把兒童安全教育這個項目推廣到腰站子小學,原因有三:學校需要,教材成熟,落地有聲。“對校長來說,這個項目落地,為爭創(chuàng)‘安全示范?!於嘶A;對老師而言,這套教材拿到手就可以用,操作性很強;對孩子們來說,學習方式很新穎,實用性很強。比如小組教學,互動討論,代表發(fā)言等多種靈活有趣的形式,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參與的熱情度就會非常高。”
課堂上孩子們開動腦筋,探討除了學校、教室、操場、街道和家庭等常規(guī)環(huán)境之外,可能產生安全隱患的不同場域,一幕幕頭腦風暴、交流熱烈的場景讓陳曉韻難掩欣喜。她認為,孩子們的真實反應為這堂課賦予了更生動的內涵,效果不言而喻。

復旦大學EMBA戶外運動協會會長 陳曉韻
項目的未來與創(chuàng)辦者初心緊緊聯結。周才池感慨道:“我們這些同學因戈壁挑戰(zhàn)賽而結緣,一起走過茫茫戈壁,對這個地方有感情,有機會為它做點事情,我們很高興,也愿意踏踏實實地做出點成績。再者,項目在四川青川有過落地的成功模式,這次在瓜州啟動,是帶著經驗再次出發(fā),期待能越做越成熟、越完善。加上還有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這個匯聚戈友公益力量的好平臺,我們有信心能做好。”
商業(yè)的終點是公益
商學院校友們的另一身份大多是企業(yè)家,他們有自己的實體,時間并不充裕。而做公益需要投入金錢,更需投入心力和精力。如何能夠使得“兒童安全盒子”這個公益項目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而非在時間的流逝中成為曇花一現的“短命”項目,這是個問題。有人、有錢、有資源、有熱情,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公益項目就可以“躺平式”發(fā)展?這也是個問題。
周才池說,雖然起步不錯,但他和公益伙伴們也對該項目未來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有著清醒的認識。
“必須清楚地看到,我們的教育,包括培訓等場景模擬都在不斷更新迭代和變化。比如,四川青川的安全培訓,需要面對的場景是地震、水災,森林植被等,類似沙漠這樣的地形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但到了甘肅瓜州,更多面對的是戈壁、沙漠、狂風、旱災等。每個地方面臨的自然災害和危險節(jié)點,差異很大。所以,如何能夠做出一套適應大多數環(huán)境和場域的、具有實操共通性的安全手冊,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敝懿懦靥寡浴?/p>
據了解,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目前下設的十多個公益專項基金都是由各家商學院自發(fā)創(chuàng)辦和組織的,這些專項基金每年都會募集善款投入相應的公益項目,基礎較好。
復旦大學戈友會會長唐小熊給《華夏時報》記者算了一筆賬:“腰站子小學這個公益項目,我們算過成本,包括建教室、買設備和教具等支出,在8萬元到10萬元左右。如果我們用3至5年時間,聯動5到6所商學院一起推動,在公益資金有保證的基礎上,我們既要確保培訓教材的精良度,也要滿足校方的實際需求,該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下一步,我們將向更多戈友發(fā)起動員,匯聚更多愛心和力量,爭取3到5年內將項目覆蓋到瓜州18所小學?!?/p>
本次“兒童安全盒子”項目之外,回顧復旦戈友的公益軌跡,并不算短——前些年,他們就對腰站子小學給予了持續(xù)幫扶;對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傾力支持;聯合其他商學院校友推出“草方格”防風固沙公益項目;參與“好校長成長計劃”等戈壁公益項目……
“每年去參加戈賽的商學院校友都有幾千位,復旦大學今年有近200位戈友去戈壁。我們每年都會從中發(fā)現一些熱愛公益、愿意為公益捐款、捐錢、出時間、人力和物資的戈友,這些有愛心、有情懷、有能力的戈友被不斷吸納到我們的公益隊伍,團隊壯大,能量加持,推動專項基金健康發(fā)展。我們真真切切地把公益專項基金的所有善款都用到了校友們看得見、摸得到的公益事業(yè)上?!碧菩⌒懿粺o自豪地說。
問起唐小熊過往的公益經歷,他強調“有能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是喜樂的事。”
多年前,唐小熊曾和公司同事們一起幫扶新疆伊寧地區(qū)的鄉(xiāng)村孩子,其中,他資助的一個女孩,如今考入上海的大學,開啟了新的人生旅途,這讓他欣慰開懷。
“公益慈善不分國界,不分人種,不分高低貴賤,只要你有心,都可以去做。有錢可以捐錢,沒錢可以投入時間,可以當義工。公益讓人間充滿更多的愛,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溫暖,對整個社會的向上、向善和向前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碧菩⌒軐娴捏w悟愈發(fā)深刻。
采訪中,周才池還以復旦大學校名的緣起“旦復旦兮,日月光華”這八個字,闡釋了他心目中復旦學子對光明與進步、公平與正義的永恒追求。他覺得,正是秉持著這樣美好的信念,一代又一代復旦人一直行進在“理想,堅持,行動,超越”的征途上。“無論我的家庭也好,公司也好,我一直希望我們能吸引和號召更多人主動積極地參與公益,為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生命影響生命,帶動更多人擁抱公益。”周才池說。
談及企業(yè)家與公益,陳曉韻表示,從社會職能分工的角度來看,公益事業(yè)的主導力量是國家和政府,從企業(yè)家發(fā)展的本質而言,企業(yè)家做好企業(yè)本身就是公益,因為企業(yè)家有社會責任。比如疫情期間,比如經濟形勢不是特別理想的情況下,企業(yè)家能夠克服困難,堅持經營好自己的企業(yè),堅持給員工發(fā)工資、給予他們應有的保障,已屬不易,都是善舉。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愿意拿出時間、金錢和精力助力公益事業(yè),值得肯定和點贊。因為企業(yè)家們的愛心和善舉,從另一層面也對應了“馬斯洛需求理論”,為他人創(chuàng)造福祉是每個人作為個體生命發(fā)展的最高需求。
這讓人想起不久前,復旦大學120年校慶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40周年期間,有同學問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商學院培養(yǎng)的商業(yè)領袖,為何需要具備公益心和社會責任感?”
陸雄文答:“企業(yè)創(chuàng)立的起點是自立,最終更多的是回饋社會。你這一生不管創(chuàng)造多少財富,你自己消耗的財富是很有限的,站在這樣的角度,企業(yè)家為社會公益做點貢獻是理所當然的。我覺得,有這樣的公益心的人,不僅自身的境界更高,企業(yè)能夠走得更遠,對很多的問題也能夠更加豁達和清朗。因為,你已經不再為那么狹隘的動機去奮斗,而是站在一個更具價值感、更有成就感的高度去奮斗和發(fā)展?!?/p>
責任編輯:周南 主編: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