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張大嘴,阿里合伙人樊路遠引爆了互聯(lián)網(wǎng)。
12月6日,在廣州靈犀互娛5年內部會上,阿里大文娛董事長樊路遠將團隊批判的“體無完膚”。
如業(yè)內所知,靈犀互娛借《三國志·戰(zhàn)略版》一戰(zhàn)成名。2020年后,勢頭正盛的它從阿里大文娛獨立出來,并一度與后者平級。直到2024年1月,靈犀互娛再度為樊路遠分管。
樊路遠的怒火,噴向兩個所在。一是靈犀互娛業(yè)績不行,“吃老本”“搞獨立王國”,喪失市場競爭力。二是靈犀互娛團隊價值觀淡漠,“沒有流淌阿里的血液”,“沒有阿里的使命與理想”,并在“前管理層帶領下走火入魔”。
接著,樊路遠又將《三戰(zhàn)》成功之道三等分:1/3是制作人周炳樞,1/3歸阿里大文娛,剩余1/3歸于好友郭德綱、高曉松的宣傳。
如此旗幟鮮明的褒貶,樊路遠不僅將(前)靈犀互娛團隊批判的一無是處,還隱隱有將其永久訂在恥辱柱上之意。
一番痛斥后,樊路遠再赴豪情:未來8年,靈犀互娛要做到全國第三;10至12年超越網(wǎng)易,做到全國第二。未來15至18年,阿里大文娛則要做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但很快,形勢急轉直下。1天后,樊路遠公開認錯,“本意活躍氣氛,但沒有把握住尺度,傷害了員工感情.....”
細品樊路遠對靈犀互娛的驚人之論,其未嘗不是對過去十多年阿里大文娛的某種映射與另類反思:
· 近年靈犀互娛業(yè)績不好,阿里大文娛同樣不甚理想;
· 如靈犀互娛相似,大文娛板塊也是阿里并購所得,其管理層也有過多輪迭代。
馬云曾在多個場合暗示,阿里大文娛的目標不是賺錢、是“玩”。沒有事業(yè)心、更無緊迫感的阿里大文娛,難說很好的承載阿里價值觀。
· 給靈犀互娛下指標之余,樊路遠更是給阿里大文娛定了全球前三的宏偉目標。
所有這些,讓話題焦點從樊路遠轉向了阿里大文娛本身。
“離開大文娛,你們哪個游戲年收入超過10億?”樊路遠一句話,道出了靈犀互娛的基本盤。
與靈犀相比,阿里大文娛體量要大得多。
截至2024月3月31日,阿里大文娛年度營收211億元,同比增長14.6%。盡管當年經(jīng)調整EBITA還是虧了15億元,但相比前兩年虧損55億、28億已有很大改觀。
更有甚者,在阿里大文娛第10個年頭,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季度,阿里大文娛實現(xiàn)了首個季度盈利。
但在橫向比拼中,阿里大文娛還是偏弱的那一個。
從營收來看,2023年愛奇藝營收290億元,全年利潤19億元。騰訊視頻雖未給出具體業(yè)績,但2023年實現(xiàn)了連續(xù)四個季度的盈利。
進入2024年,阿里大文娛依舊艱難爬坡。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6個月,大文娛實現(xiàn)營收113 億元,同比微增1%。經(jīng)調整EBITA虧損2.8億元,同比增長了104%。
這種增長乏力、不溫不火的狀態(tài),讓阿里大文娛與靈犀互娛頗有同病相憐之態(tài)。以至于樊路遠diss靈犀互娛時,不少網(wǎng)友直言這是“五十步笑百步”。
遙想當年,阿里大文娛也曾傲視群雄。
天眼查顯示,鼎盛時阿里大文娛涵蓋優(yōu)酷土豆、UC瀏覽器、阿里影業(yè)、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游戲、阿里文學、阿里數(shù)字娛樂等一眾業(yè)態(tài),直教行業(yè)望而生畏。
僅以優(yōu)酷為例,在視頻網(wǎng)站初興的草莽年代,它不僅是中國第一家上市視頻平臺,還依靠UGC(用戶自制)模式坐上了頭把交椅。
但隨著版權付費與會員模式大行其道,優(yōu)酷愈發(fā)力不從心。優(yōu)酷不得不壯士斷腕,放棄UGC內容,轉做版權付費內容。但由于此后優(yōu)酷并未在付費模式上趕超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壯士斷腕的豪情變成了自廢武功的悲涼。
盡管此后優(yōu)酷一路追趕,但卻沒有拉近與對手的差距。
2020年前后,阿里大文娛開啟大瘦身。大部分業(yè)務被棄掉,優(yōu)酷、阿里影業(yè)以及大麥網(wǎng)成了阿里大文娛的三駕馬車。
業(yè)務版圖雖有巨大收縮,但橫跨線上線下的阿里大文娛賬面實力依舊強勁。集三者之力,阿里大文娛還是在此后的競爭中落于下風。
阿里最初是沒有多少文娛基因的。
一如馬云曾在多個場合暗示,阿里大文娛最初的目標不是賺錢、而是“玩”。
只是大多數(shù)人沒想到,馬云后來會的玩的這么大。2016年4月6日,阿里耗資48億美元拿下優(yōu)酷。
隨著優(yōu)酷并入文娛板塊,阿里再無“游戲”心態(tài)。俞永福、樊路遠,阿里兩大合伙人先后赴任,目的就是要將阿里的基因根植到優(yōu)酷之上。但事與愿違,頻繁的高層迭代與戰(zhàn)略調整,反而耽誤了急急而奔的優(yōu)酷。
最先入主大文娛的是俞永福。2016年年中,俞永福開始用阿里的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對大文娛動刀。
占據(jù)C位優(yōu)酷,是俞永福重點關照對象。隨著音樂、游戲以及UGC內容相繼剝離,優(yōu)酷成了另一個愛奇藝:以劇集、綜藝為主的播放平臺。
業(yè)務變革只是其一,為將阿里基因植入“舶來品”大文娛,俞永福不得不將更多精力放在組織框架調整與文化培植上。相對,俞永福對版權、內容的投入,卻十分有限。
這些動作,讓優(yōu)酷不僅丟掉了差異化優(yōu)勢,又在與競爭對手的對位中處于下風。
2017年底,阿里大文娛試水輪值總裁制。隨著內容出身的楊偉東就位首任總裁,優(yōu)酷開始重新押注內容。我們至今仍在追的《白夜追兇》,便是楊偉東的杰作。
但好景不長,隨著楊偉東因經(jīng)濟問題離職,優(yōu)酷人事與內容戰(zhàn)略再逢巨變。
想對于穩(wěn)步向上的騰訊視頻與愛奇藝,此時的優(yōu)酷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任何折騰。
2018年11月,帶領阿里影業(yè)一路狂奔的樊路遠,正式掌舵阿里大文娛。
相比俞永福,樊路遠被證實更懂內容;較之楊偉東,樊路遠則更具阿里基因與組織掌控力。
對于內容,阿里影業(yè)具備一定說服力。在樊路遠主政大文娛的2018,阿里影業(yè)出品及發(fā)行電影總票房收入達到200億。在當時行業(yè)票房過十億的15部影片中,樊路遠掌舵的阿里影業(yè)投出了8部。
對于文化與組織掌控力,阿里合伙人則便是最好的證明。
樊路遠的到來,讓阿里大文娛找到了最適配的領路人:既能用阿里價值觀打磨這個“外來者”,又能用內容思維繼續(xù)引領這艘巨艦前行。
預想中,阿里大文娛澎湃向前的畫面,并未因樊路遠到來而出現(xiàn)。
相反,由于大文娛虧損不斷攀升,樊路遠不得不對這一板塊進行劇烈瘦身。
UC瀏覽器、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游戲、阿里文學等板塊,就是在這段時間被砍掉的。
裁撤業(yè)務之外,樊路遠開始極具耐性的為大文娛板塊打磨團隊、謹慎試錯、尋找方向。
比如這一階段,優(yōu)酷與阿里影業(yè)團隊時有互調、學習;優(yōu)酷也有嘗試重新拿起UGC武器;而“內容+互聯(lián)網(wǎng)”的理念也逐漸被樊路遠提出........
但整體來看,樊路遠最初主政的幾年,阿里大文娛仍處在小修小補階段,并無太大建樹,直至AI時代的來臨。
從2023年開始,樊路遠口中“技術+藝術”路線的提法,明顯增多。及至2023年阿里巴巴一分為六,AI被賦予集團最高戰(zhàn)略,阿里大文娛的進化路線也被正式勾勒而出。
按照吳泳銘的構想,阿里大文娛未來三年的核心策略是:借助AI科技創(chuàng)新,三年內基本實現(xiàn)影視制作標準化、流程化和數(shù)智化;優(yōu)酷將堅持頭部內容戰(zhàn)略,提高自制比重,打造差異化獨播內容;阿里影業(yè)將持續(xù)推出頭部電影、演出等自制內容。
進一步歸納,阿里大文娛未來戰(zhàn)略的幾個關鍵詞是:AI技術標準化、自制內容差異化以及線上線下協(xié)同作戰(zhàn)。相比后兩者,AI的基礎設施作用又是重中之重、核心中核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阿里大文娛的技術路線已經(jīng)開始了。
比如,不斷迭代的“幀享”技藝,正成為影視數(shù)字化制作的新范式。在幀享之外,優(yōu)酷打造的制片管理系統(tǒng)“云尚”也在讓拍攝制作更高效、成本更低廉。
不同于上述B端技術應用,妙鴨相機的橫空出世,則印證了阿里大文娛AI戰(zhàn)略在C端上的某種成功。
2023年7月,阿里大文娛內部創(chuàng)業(yè)項目“妙鴨相機”瞬間火爆微信朋友圈。用戶只花9.9元,便能享受AIGC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美照。此后,妙鴨相機微信熱度持續(xù)飆升,兩個月內多次斬獲IOS應用排行榜第一名。
世人不知的是,最初孵化妙鴨相機的只是一個幾人興趣小組,從想法到火爆,他們只用了短短數(shù)月。
這些案例都在說明:AI技術正在成為推動阿里大文娛不斷進化的核心變量。這個新變量,正為阿里大文娛打開無限想象空間。
而它,也是樊路遠此次“口出狂言”的最大底氣。
不管是靈犀互娛未來8年做到游戲全國第三,還是未來15至18年,阿里大文娛則要做到國內第一、全球第三.......樊路遠的豪氣與底氣,只能是AI這一極具顛覆性與爆炸性的元素。
盡管有技術憑借,但這依然打消不了諸多質疑聲。
不少觀點相左者質疑:技術并未對大文娛業(yè)績提升以及用戶增長帶來立竿見影的變化;一如樊路遠咆哮靈犀互娛一般,阿里大文娛未來全球第三更多是樊路遠過過嘴癮......
從2023年開始,阿里巴巴的革命方面主要有兩個:一是技術革新、二是人才革命(或者叫管理團隊年輕化)。
從集團層面看,一手打造淘天的張勇下,技術出身的吳泳銘上。
從6大核心版塊來看,被視作淘天“守夜人”的戴珊下,吳泳銘先是暫代淘天,如今則交給了更年輕的蔣凡。在阿里云板塊,張勇下,吳泳銘上。本地生活板塊,老牌合伙人俞永福今年被換下,更年輕的cto吳澤明上位......
國際商業(yè)與菜鳥有些特別,它們變革前便是年輕人當家,故無太多變化。
粗略算下來,阿里六大核心板塊中唯一的“老資歷”,只剩下了阿里大文娛的樊路遠。
作為唯一幸存者,樊路遠自有其過人之處。
2023年8月30日,阿里影業(yè)股東大會上,樊路遠以97%的超高贊成票當選為執(zhí)行董事,從側面展現(xiàn)了其超過人氣與來各方的信任。
進入2024年,在俞永福告別阿里本地生活之際,樊路遠不退反進,又將靈犀互娛掌控在手。
各方信任之下,樊路遠身上的壓力與重擔可想而知。正如其在7日晚道歉中所言,“自己其實真正想分享的是阿里的精神,拼搏,創(chuàng)新,堅持.......”
逞口頭快的樊路遠,未嘗不是對掙扎中的阿里大文娛的某種自省、鞭策,對技術創(chuàng)新堅持的再次宣言。
一如10年前,樊路遠通過創(chuàng)新推動支付寶與銀行直連,一舉奠定了支付寶的王者之位......如今的阿里大文娛,更急需一場革命性變革。
花名木華黎,寓意沉毅多智、雄勇善戰(zhàn)的樊路遠沒有多余的選擇。
大嘴怒噴、夸下??诘陌⒗锢先艘呀?jīng)沒有退路,只能迎頭趕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