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貴州省氣象學會在貴陽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了3條氣候康養(yǎng)和避暑旅游線路。
發(fā)布會上,貴州省氣候中心主任汪超介紹,貴州“十里不同天”,即便局部偶有熱浪,周邊臨近區(qū)域也能提供即時切換的清涼選項,這種“局部有熱、全域皆涼”的格局,讓廣大游客總能在貴州找到一塊適合自己的避暑之地。為了讓大家更精準地找到適配自己的清涼目的地,貴州省氣象學會結合各地氣候特色與旅游資源,梳理并發(fā)布以下3條特色避暑路線。

發(fā)布會現(xiàn)場
線路一:黔中涼韻·喀斯特山水避暑環(huán)線
路線:貴陽→黔西→織金→水城→盤州→興義→安順→貴陽
路線全程貫穿貴州中西部核心避暑帶,從海拔1100米的貴陽出發(fā),串聯(lián)起織金洞、烏蒙草原、馬嶺河峽谷、黃果樹瀑布等標志性清涼勝地,全程涵蓋溶洞、高山草甸、峽谷瀑布、民族村寨等多樣景觀,平均氣溫20~25℃,是夏季逃離酷暑的理想選擇。
線路二:黔南涼途?秘境尋蹤線
路線:貴陽→安順→荔波→榕江→雷山→貴陽
路線如同一條穿梭在貴州中南部的“清涼畫廊”,以貴陽為環(huán)線的起止點,串聯(lián)了貴州最具代表性的清涼山水與民族風情,全程涵蓋世界級喀斯特景觀、原始森林瀑布群、高山梯田和苗侗古寨,更有激情四射的村超賽場,平均氣溫22~28℃,是體驗“天然空調”與多元文化的絕佳避暑路線。
線路三:黔北涼脊?史韻清風線
路線:貴陽→息烽→遵義→桐梓→江口→鎮(zhèn)遠
路線縱貫貴州北部,以貴陽為環(huán)線的起止點,融合了紅色文化、高山云海、世界自然遺產和古鎮(zhèn)水韻四大主題,從革命圣地到梵天凈土,全程穿行在云霧繚繞的清涼世界,是兼具歷史厚重感與自然治愈力的深度避暑路線。
記者: 李遠莉?實習生:杜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