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我們如何想象另一種世界主義?——一位女性行走者的方案:《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作者分享會
時間:8月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qū)建國路87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苗綠(全球化智庫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秘書長、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發(fā)起人兼秘書長)、屈昕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高級策劃編輯)
在逆全球化浪潮翻涌、文明隔閡日益深重的時代,重構“世界主義”的宏大敘事從未如此迫切,之前所作的種種努力卻也從未如此蒼白。當傳統(tǒng)以西方男性精英為主導的全球化范式陷入僵局時,我們該如何從另一種視角解讀人類共同體的未來?苗綠博士的《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以一位中國女性智庫人的行走軌跡,給出了溫柔而堅韌的答案。8月1日晚,我們特別邀請全球化智庫(CCG)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秘書長、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GYLD)發(fā)起人兼秘書長苗綠,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高級策劃編輯屈昕雨做客SKP。

北京|“從敵人手里奪下它”——《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zhàn)》新書首發(fā)式
時間:8月2日(周六)14:30-16:30
地點:東城區(qū)美術館東街22號三聯(lián)韜奮書店美術館總店2層
嘉賓:吳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高峰楓(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鄭煒昊(鄭振鐸曾孫、策展人、歷史學者)、宋希於 (文史研究者、圖書編輯)
《暗斗:一個書生的文化抗戰(zhàn)》聚焦1937-1945年上海淪陷時期,著名學者鄭振鐸以書生之軀進行的文化抗戰(zhàn)。他聯(lián)合“文獻保存同志會”,周旋于敵偽、書商、藏家之間,爭分奪秒搶救瀕危古籍善本。本場活動,除作者吳真外,還邀請了著名學者高峰楓、文化學者宋希於,以及鄭振鐸的重孫鄭煒昊到場對談。他們將圍繞書籍史、戰(zhàn)爭中的文化危機、鄭振鐸不為人知的故事等議題,現(xiàn)場交流。
北京|海洋上的二戰(zhàn):二戰(zhàn)與海權的演變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
地點:朝陽區(qū)光華路5號院1號樓二樓建投書局
嘉賓:胡波(北京大學海洋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宋觀(書評人)
值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建投書局聯(lián)合中信出版集團邀請到多位專家學者,策劃四場“血與火的記憶·全球視野下的抗戰(zhàn)與二戰(zhàn)”系列重磅對談,嘗試以真正的全球視野,多角度解讀這場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戰(zhàn)爭。8月2日,第一場對談聚焦海洋上的二戰(zhàn)。二戰(zhàn)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戰(zhàn)爭,不只是陸權的較量,也是海權的較量。在二戰(zhàn)中,曾經(jīng)的海上霸主英國一蹶不振,日本海軍徹底覆滅,美國海軍則快速崛起,形成了延續(xù)至今的新的海權格局。這一切是如何發(fā)生的?在二戰(zhàn)海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隱藏著大國興衰和全球秩序轉變的奧秘!

北京|從《如朕親臨》到《如臨大敵》——歷史書寫中的視覺與聽覺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qū)東四環(huán)南路56號遠洋國際中心E座27層先知書店
嘉賓:黃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鄭小悠(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周思成(清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宋代也還是許多人最喜歡的一個時代,特別是知識分子,最喜歡穿越的時代,非大宋莫屬。然而,真實的歷史真是這樣的嗎?只有穿透歷史的迷霧,進入現(xiàn)場的細節(jié),不僅要看一看,還要聽一聽,才能一窺究竟。這正是歷史學博士黃博的《如朕親臨》《如臨大敵》兩書所關注的,也是本場活動所要討論的。8月2日,黃博、鄭小悠、周思成三位新生代青年歷史學家,將徐徐拉開非虛構歷史寫作的大幕,讓輕學術走進大眾。

北京|解鎖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千年密鑰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qū)北苑路98號院1號樓DT51三樓RENDEZ-VOUS
嘉賓:申慧青(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胡楚清(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理論與史學》編輯部主任)、胡安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
申慧青的《經(jīng)邦論史》聚焦宋遼金元時期史學家的治國思想,梳理千年政治智慧,為當代社會治理提供歷史鏡鑒。8月2日,我們邀請到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申慧青,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理論與史學》編輯部主任胡楚清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胡安然做客DT51,帶您走進宋遼金元史學家的思想世界,剖析古代治國理政的智慧精髓。

北京|不節(jié)哀,不順變,就這樣真切地活下去——《與哀傷共處》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
地點:東城區(qū)板廠胡同12號卓爾書店
主講人:李昀鋆(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后)
有多長,哀傷就有多長。在一個避談生死的社會,失去至親的痛苦,是否真的像旁人想象的那樣可以“過去”?被一次次重復的“節(jié)哀順變”,是安慰、勸誡,還是傷害與冷漠?李昀鋆遭遇了母親的離世,于是決定要做一個關于喪親和哀傷的研究,打開這個悲傷而又常常被忽略和隱藏的傷口。8月2日,邀請你一起相聚卓爾書店,和《與哀傷共處》的作者李昀鋆,財新文化記者張梅婷一起,走近那些被隱藏起來的哀傷故事,近距離接觸這個每一個人都將面對的人生課題。

北京|從音樂到聲音的漫游:聲音表演&對談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qū)新源南路8號啟皓大廈1層西門中信書店
嘉賓:杜昕蕤(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生、音樂人)、黃航路(媒介研究學者)
7月26日,中信書店與大風SilentRhapsody聯(lián)合出品的書展《唱片流年》啟幕,展覽重點呈現(xiàn)大風新書《偉大的唱片封面》,探索音樂藝術與視覺藝術之間的碰撞與交織。8月2日,我們邀請聲音藝術家杜昕蕤、學者黃航路做客中信書店啟皓店,帶來聲音表演和對談。
北京|定義偉大,黑膠復興中的封面藝術——《偉大的唱片封面》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朝陽區(qū)北辰西路6號院1號樓一層PAGEONE書店
嘉賓:耿丹(大風SilentRhapsody主編)、老邢(圖書編輯)
《偉大的唱片封面》并不是一本標準意義上的“音樂大書”——它拒絕按圖索驥的編排、遠離學院派的語氣,而是以視覺為線索、以時代為脈搏,從270張唱片封面中勾勒出半個多世紀的文化光譜。它是一部音樂史,也是一部圖像史,更是一部關于“人類如何通過圖像理解音樂”的視覺啟蒙書。本次分享會,我們特別邀請本書的主編與編輯,一起揭開這本“拖延了三年的書”的幕后故事。

北京|反思物種主義
時間:8月7日(周四)18:30-20:00
地點: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北路27號樓-1層中信書店
嘉賓:奧斯卡·奧爾塔(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哲學教授)、魏犇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助理教授)
“物種主義”(speciesism)認為,人類對待不同物種的方式,存在固有卻常被忽視的偏見,這些偏見暗示出某種人類中心主義的狂妄。如何重新構想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以應對工業(yè)革命以來人與自然間的巨大張力?8月7日,兩大專家圍坐暢談,與我們一同拆解物種主義的迷霧,探尋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本次活動中,西班牙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University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哲學與人類學系的奧斯卡·奧爾塔(Oscar Horta)教授將闡釋物種主義觀點隱含的歧視性,以及如何對物種主義進行有力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魏犇群教授將發(fā)表評論,闡述徹底否定物種主義將會帶來的挑戰(zhàn),并對人類偏見持有更寬容的立場。

上海|故宮里的神獸
時間:8月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新區(qū)浦城路150號3樓融書房
主講人:周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今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這座承載著六百余年輝煌歷史的古建筑群中,藏著一群神秘而沉靜的守護者,它們便是“故宮里的神獸”。從麒麟、螭吻、甪端、蚣蝮到鶴、鹿、獅、象,東方的“神奇動物”們蟄伏于飛檐斗拱之上、雕梁畫棟之間,默默見證著歷史風云與文化傳承,自身也隨著文明的壯闊演變而歷經(jīng)生命變遷。8月1日晚,我們邀請到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太和殿》《故宮建筑細探》《故宮里的神獸》作者周乾,他將從屋脊上的神獸談起,與大家一起細探故宮六百年鮮為人知的建筑秘密。
上海|塔承千年——由應縣木塔管窺中國古塔
時間:8月2日(周六)10:00-12: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主講人:孫蕾(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館員)
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構佛塔——應縣木塔,它的形制延伸出中國古塔的類型多樣性。8月2日上午,我們邀請到建筑學博士、中國史博士后、碩士生導師、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館員孫蕾,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與大家分享木塔作為建筑的空間布局與社會生活的關聯(lián),展現(xiàn)古塔所傳承的文化精神,展現(xiàn)“千年塔影”中蘊含的文明傳承與精神內核。
上海|在現(xiàn)實與幻夢之間——契訶夫《海鷗》中的愛之迷途
時間:8月2日(周六)13:30
地點:浦東新區(qū)丁香路425號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
主講人:許子東(學者、作家)
在契訶夫的戲劇中,現(xiàn)實與幻夢相互纏繞。他筆下的每一段情感糾葛,都潛藏著對現(xiàn)實的清醒凝視與對心理的深刻剖析。8月2日,東藝特別邀請著名文化學者許子東與主持人李欣,帶領觀眾走進《海鷗》背后的情感迷宮,探討愛情與利益之間、處境與幻想之間、自我與他者之間、人生與舞臺之間的多重張力。這不僅是一場關于契訶夫的文學漫談,更是一次走進戲劇藝術中的生命體驗的導覽。
上海|紙間杏林——中華醫(yī)學的百年跨越
時間:8月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qū)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淮海路館3F外文科技期刊閱覽室
主講人:高晞(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從晚清西醫(yī)東漸到現(xiàn)代醫(yī)學騰飛,一本雜志見證了中國醫(yī)學的百年跨越?!吨腥A醫(yī)學雜志(英文版)》(CMJ),其前身為《博醫(yī)會報》,是中國最早的全英文醫(yī)學期刊。這本中國唯一一本保留至今的跨越世紀的雜志,肩負雙重使命:將西方醫(yī)學引入華夏,讓中醫(yī)智慧走向世界。它記錄了中國第一代西醫(yī)的成長,刊載了伍連德、顏福慶、林可勝、陳克恢等醫(yī)學巨擘的里程碑研究。在這里,手術刀與銀針交匯,實驗室與傳統(tǒng)藥方對話。本次展讀活動中,讓我們翻開CMJ的百年篇章,探尋中西醫(yī)對話的軌跡,致敬那些以筆墨與醫(yī)術守護生命的先行者。

上海|《水滸傳》: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
時間:8月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qū)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4樓博雅苑
主講人:吳兆路(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水滸傳》是一部奇書。從事件上說這是一個講述游民聚義造反終歸失敗的故事,從主旨上看本文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忠義思想在復雜環(huán)境中的自我悖論,刻畫了踐行忠義之人的命運沉浮?!端疂G傳》今天還有沒有價值?我們該如何評價《水滸傳》?這其中既有立足點、方法論問題,也有理論認識問題。8月2日,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兆路將為你一一解答這些問題,并帶你走進“梁山泊”,去親身感知《水滸傳》中的一個個替天行道的英雄故事。

上海|神話里的中國夢第五講:精衛(wèi)填海
時間:8月2日(周六)14: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主講人:畢旭玲(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精衛(wèi)填海是一則相當特殊的神話,雖留存在《山海經(jīng)》中不過百字,卻傳承至今,并成為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等中華精神的文化符號。8月2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民俗研究室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論評論專委會副主任畢旭玲,將帶來神話里的中國夢系列活動第五講:精衛(wèi)填海。畢老師將以多年來對神話傳說、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文化遺產(chǎn)的深入研究,引領我們走近這一古老神話背后的文化深意與現(xiàn)實啟示。

上海|最后的探險家:威爾弗雷德·塞西杰與消失的世界——《阿拉伯之沙》《沼地阿拉伯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研討室7-03
嘉賓:馮潔音(翻譯家、書評人)、趙磊(出版人)
威爾弗雷德·塞西杰是20世紀最后的古典探險家,也被譽為第二個"阿拉伯的勞倫斯"。他的代表作《阿拉伯之沙》和《沼地阿拉伯人》不僅是旅行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更是一部關于勇氣、友誼與消逝文明的史詩。8月2日下午,我們邀請翻譯家、書評人馮潔音與中文版出品方“明室Lucida”的副主編趙磊一起,分享這位“最后的探險家”的傳奇人生。

上海|荒野允許一切——《荒野尋馬》新書發(fā)布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4:00-16:00
地點:楊浦區(qū)政學路158號內鋪位B110號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
嘉賓:依蔓(寫作者)、默音(寫作者、譯者)、三三(作家)
在被定義、被規(guī)訓的人生中,我們是否擁有另一種可能?2022-2024年間,作家依蔓離開熟悉的職場與城市,決定重新開始。她只身一人前往許多邊境之地,并將所見所聞所想撰寫成非虛構之作《荒野尋馬》。8月2日,依蔓將攜新書《荒野尋馬》做客朵云書院·復旦管院店,與作家默音、三三,共聊個體的寫作、人生的可能、生活的邊界等話題。

上海|在世界中漫行——《這世界最終是一件奇怪的事》分享沙龍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徐匯區(qū)龍華路2758號龍華會C2幢LONGLONG CENTER二層神獸之間Poor Theater區(qū)域
嘉賓:陳杰(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鄔亞男(譯者、南京大學與利摩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
法國文學大師讓·端木松的晚年之作《這世界最終是一件奇怪的事》入選伽利瑪出版社“七星文庫”,承繼蒙田《隨筆》自由跳躍的風格,以從容恬淡的散文筆觸,回顧人類與世界的歷史,探尋人類的幸福、智慧、內心的交互,向讀者講述宇宙和人類的故事。這是一部極簡世界文明與文化史,也是一部包涵世界哲學、人文、科技與地球物理的人類史。8月2日,我們邀請該書的譯者、南京大學與利摩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鄔亞男與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副教授陳杰做客神獸之間·龍華會店,分享這部經(jīng)典之作。

上海|《裘國強朱跡》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黃浦區(qū)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三樓
嘉賓:裘國強(篆刻藝術家)、朱曉東(書畫篆刻家、策展人)
8月2日下午,篆刻藝術家裘國強老師與朱曉東老師將蒞臨藝術書坊三樓,為讀者介紹凝聚了裘先生半生藝術心血的精華之作——《裘國強朱跡》。此書系統(tǒng)收錄了其從藝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篆刻精品,誠邀廣大藝術愛好者品鑒。

上海|劍橋群星閃耀
時間:8月3日(周日)9:3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B1樂享廳
主講人:汪詰(科普作家、編劇、導演)
牛頓、卡文迪許、達爾文、麥克斯韋、克里克、沃森、霍金……這些科學史上的群星,他們都曾和徐志摩一樣,在劍橋大學學習、任教或者做科研。他們的故事值得被我們每一個人銘記。8月3日上午,汪詰將在上圖東館紅廳樂享廳,為青少年們講述他們在康橋的故事。

上海|美國紐約犯罪問題漫談
時間:8月3日(周日)10:00-12:00
地點:浦東新區(qū)合歡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7樓閱讀推廣區(qū)
主講人:林廣(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城市,是美國社會的縮影,也是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特朗普的故鄉(xiāng)。20世紀80年代,紐約出現(xiàn)犯罪危機,犯罪率快速上升,市政府無力應對。1994年,特朗普的好朋友朱利安尼當選紐約市長。新任市長采用鐵腕手段,摘掉“犯罪都市”帽子,建成“安全城市”模范。美國紐約的犯罪問題和犯罪治理,不是簡單的治安問題和管理問題,而是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和系統(tǒng)性的社會工程,紐約犯罪問題研究是我們觀察和思考美國歷史和現(xiàn)狀的一個有趣案例。8月3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林廣教授將與您一道深度解析美國紐約犯罪問題的歷史根源、治理策略及其對當代社會治理的啟示。

上海|狄金森的“上膛槍”與維多利亞時代——《我的艾米莉·狄金森》新書發(fā)布暨分享會
時間:8月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虹口區(qū)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嘉賓:王柏華(復旦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授)、茱萸(詩人、批評家、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蘇珊·豪《我的艾米莉·狄金森》以“上膛槍”一詩為線索,闡釋了狄金森的激進詩學:她超前地領悟到,思想認知領域的革命不可能離開語言上的真正革命;只有對語言本身充滿質疑和實驗精神,敢于冒險突圍、孤軍奮戰(zhàn)的詩人,才能承擔“詩人-命名者”的使命。8月3日,我們邀請本書譯者王柏華和當代詩人、批評家茱萸一起,重讀狄金森詩歌,探訪維多利亞時代大西洋兩岸的文學現(xiàn)場。

上海|標目知津——漢文經(jīng)錄六人談
時間:8月3日(周日)14:00-16:00
地點:黃浦區(qū)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4樓博雅苑
嘉賓:馮國棟(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吳疆(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校董會特聘教授、東亞系教授)、紀華傳(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啟元(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猛(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8月3日,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院長馮國棟將攜新書《漢文佛教目錄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來到上海古籍書店,與五位學者一同從文獻與文化角度,探討經(jīng)錄如何作為文獻載體與思想資源,呈現(xiàn)佛教知識體系的演變與價值。

上海|我怎樣讀書,就怎樣生活——云也退讀書分享會
時間:8月3日(周日)14:00-15:30
地點:虹口區(qū)大連路1375號和平書院·少兒館B1多功能區(qū)
主講人:云也退(作家、文學講讀人)
大多數(shù)人把閱讀當作生活里的一件事——“我正在讀書”,而“閱讀家”把它當作生活本身——“我即閱讀”。作家云也退也是一位“閱讀家”,用閱讀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進入的生活,對待自己抵達的地方。8月3日,我們邀請云也退來到和平書院,給我們講一講他成為一個“閱讀家”的經(jīng)歷和體悟,講一講怎樣在令人窒息的信息流中,保持一個閱讀家的冷靜和熱情,怎樣打開一個故事、一段描述、一行文字,然后發(fā)現(xiàn)那里充滿了氧氣。

廣州|紐約真實:不沉默的大多數(shù)——李明潔《破壞實驗》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天河區(qū)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李明潔(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游天龍(云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美國社會學家加芬克爾提出“常人分析法”來研究普通人的行為處事,并以“破壞實驗”理論著稱。2018年至2023年的國際大都市紐約,由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fā)生,意外地成為“破壞實驗”理論的巨型實驗室。2017年以來,李明潔教授堅持利用大學寒暑假,在紐約進行市民生活與思潮變遷的沉浸式田野調研,在專業(yè)寫作之余完成了一部海外人類學札記,記錄了紐約在這場“破壞實驗”中所經(jīng)歷的損毀與愈合。8月1日晚,李明潔教授將攜新書《破壞實驗:紐約的損毀與愈合》,與云南大學游天龍教授,一起來到方所,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聊聊紐約真實的日常,聊聊百姓的困境與選擇,聊聊(去)全球化時代我們共同的隱痛。

南京|在破爛的世界里昂揚地活著——《還可以的金女士》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主講人:金子(媒體人)
在時尚圈的鎂光燈下,一個河南小鎮(zhèn)長大的女孩用一種自嘲的方式講述她一路走來所看到的世界。她是金子——國際時尚男刊新媒體副總監(jiān),也是新書《還可以的金女士》的作者。從高考大省走出的考生,到混跡名利場的時尚編輯,這本書可以說是普通小鎮(zhèn)女孩進入大城市工作的成長地圖,因此金子的文字也被讀者稱為“小鎮(zhèn)做題家最強嘴替”。 8月2日下午,我們邀請金子做客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讀者們聊聊“小鎮(zhèn)做題家”與時尚編輯的故事。

南京|沙與微塵:哈巴河硯途沙湖候鳥音樂季音符漂流計劃
時間:8月3日(周日)15:00
地點:鼓樓區(qū)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邱大立(樂評人)、夏子(香港中文大學音樂人類學博士候選人、助教)、張智(音樂人)、大松(音樂人)、趙元(演奏家、音樂制作人)、田東(打擊樂手)
哈巴河,位于中國西北邊陲的民族交匯之地,擁有獨特的自然風貌和深厚的民族音樂傳統(tǒng),其音樂融合了哈薩克、蒙古、維吾爾等族群的聲音記憶。旅行者樂隊以“世界音樂”與“民間音樂”為核心,致力于打破音樂分類的邊界,以融合西域游牧文化元素的音樂風格,開拓了世界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創(chuàng)新邊界,讓地域性經(jīng)驗在流行文化中獲得新的生命。此次“沙與微塵·哈巴河音符漂流計劃”系列活動,不僅是一場音樂創(chuàng)作與采風的旅程,更是一種對聲音與文化邊界的再思考。8月3日,資深樂評人邱大立、音樂研究者夏子、音樂人張智、大松、趙元、田東將來到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通過演奏、對話和展覽,帶領聽眾聆聽一段跨越地理與歷史的“音樂對談”。
杭州|焦慮時代,如何獲得智識、友誼和平靜的生活?——《如何從敵人身上獲益》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1日(周五)20:00
地點:西湖區(qū)曙光路184號閱見西湖2F報告廳
主講人:仲樹(播客主播、譯者、國際政治評論員)
周五晚,“獨樹不成林”主播仲樹做客閱見西湖,線下開講。這一次她帶著翻譯的《如何從敵人身上獲益》來到閱見西湖。本書精選自普魯塔克的《道德論叢》,是普魯塔克一生講學要義的精粹,堪稱“西方的《論語》”。這個夜晚,讓我們一起拾得一些智性之光。
杭州|陸岸詩集《踏入同一條河流》首發(fā)式暨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日(周日)14:30
地點:西湖區(qū)北山街32號西側保俶塔前山路8號純真年代書吧
嘉賓:陸岸(詩人)、沈葦(詩人)、孫昌建(作家)、梁曉明(詩人)等
于近日出版的陸岸詩集《踏入同一條河流》,散發(fā)著江南大地的氣息,河流、雨水、草木、時令的氣息,字里行間滿溢水的意象,江南美的韻味,對存在的深情凝視。8月3日,我們邀請詩人陸岸做客純真年代,與嘉賓詩人朋友們——沈葦、孫昌建、梁曉明、伊甸、李潯、泉子、李郁蔥、盧山、趙思運、沈健、舒航、石人、康涇、盧艷艷、阿劍、李米等——以詩相聚,談談詩歌,談談江南,愛與思。
長沙|《經(jīng)文統(tǒng)鈔》新書發(fā)布暨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30
地點:岳麓區(qū)愛民路47號岳麓書社三樓十翼書院
嘉賓:吳仰湘(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教授)等
《經(jīng)文統(tǒng)鈔》,由近代經(jīng)學大師陳天倪(1879-1968)與國學耆宿彭昺(1888-1970)于1960年傾力編撰,是儒家“十三經(jīng)”的系統(tǒng)性整理與詮釋之作。兩位學者在饑荒年代,以明版古籍舊書為稿,耗時一年完成手稿,卻因時代動蕩未能付梓。塵封六十余年后,經(jīng)陳氏后人、學者吳仰湘教授、岳麓書社、湖南省圖書館等多方努力,終得出版,堪稱“國學搶救的奇跡”。本次活動,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教授吳仰湘將領銜解讀《經(jīng)文統(tǒng)鈔》的學術價值,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等十余位專家共話經(jīng)典傳承。

武漢|薄霧籠罩,夜雨寄北
時間:8月3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武昌區(qū)沙湖大道18號SKP購物中心四樓SKP RENDEZ-VOUS
嘉賓:李修文(作家、編劇)、陳瀾(江漢大學副教授、批評家)
中短篇小說集《夜雨寄北》是李修文“重新成為一個小說家”的歸來之作,既承襲《山河袈裟》《詩來見我》的悲憫內核,又集中呈現(xiàn)李修文回歸小說創(chuàng)作后的藝術轉向,建造出一個情懷悲憫、想象飛揚、泥沙俱下的獨特敘事世界。8月3日,魯迅文學獎得主、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武漢市文聯(lián)主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李修文,將攜《夜雨寄北》,與江漢大學副教授陳瀾一起做客SKP,展開一場關于文學與人生的精神對話,與讀者共赴這場直面生存困境、尋求心靈突圍的文學壯游。

西安|《高老莊》25周年精裝紀念版圖書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4:30-17:00
地點:碑林區(qū)長安北路261號SKP購物中心9樓活動區(qū)SKP RENDEZ-VOUS
嘉賓:賈平凹(作家)、韓魯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楊輝(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小說評論》主編)
《高老莊》是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大學教授高子路回到高老莊,與故人之間所發(fā)生的錯綜復雜的情感糾葛,體現(xiàn)了封閉的環(huán)境對人的桎梏和改革開放對人的改變。8月2日,著名作家賈平凹攜精裝紀念版《高老莊》做客SKP,與各位讀者見面。

西安|我們的歸途與命運——陳年喜《人間旅館》新書首發(fā)分享會
時間:8月2日(周六)15:00-17:00
地點:蓮湖區(qū)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yè)街區(qū)1F方所·書塔外
主講人:陳年喜(詩人、作家)
提到礦山,提到陜西丹鳳縣,提到峽河,一個面向江河,背朝大山的身影赫然浮現(xiàn)——陳年喜,一位奔波在故鄉(xiāng)與邊境之間的人間旅客。8月2日,陳年喜攜新書《人間旅館》重回西安方所。這次,他帶來的故事不再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糾葛,也不再有激烈的生死搏斗,而是描繪了這些與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為了生計四處奔波,尋找那條“活路”的故事。

西安|蜀漢北伐與故都長安——《漢之季》新書分享會
時間:8月3日(周日)15:00-17:00
地點:蓮湖區(qū)星火路22號老城根G-park商業(yè)街區(qū)1F方所·設計力實驗室
嘉賓:成長(作家、文化學者)、邙山野人(歷史寫作者、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教師)
在很多書籍或者影視作品里,“秋風五丈原”就是三國故事的結尾。而中華書局新近出版的成長新作《漢之季:諸葛亮身后的三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秋風五丈原”是故事的開端。諸葛亮的去世,標志著三國時代走過了“諸神的黃昏”,而呈現(xiàn)出某種歷史真正的底色?!稘h之季:諸葛亮身后的三國》雖然視角放在了蜀漢,但長安的意象卻貫穿始終。諸葛亮、魏延、姜維對長安深情遙望,而鐘會也是從長安出發(fā),最終結束了蜀漢的國運。站在長安的坐標上,8月3日下午,成長與邙山野人兩位三國歷史領域的寫作者將帶著讀者共同回望蜀漢北伐,揭開其中不為人知的歷史秘辛與趣事。
福州|商務印書館的百年往事
時間:8月3日(周日)14:30
地點:長樂區(qū)文武砂鎮(zhèn)文松路660號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西側商務印書館福州分館一層咖啡廳
1897年2月11日,一間承接印制廣告、名片等小生意的作坊在上海江西路德昌里悄然開張。作坊雖小,創(chuàng)始人夏瑞芳卻給它起了個響當當?shù)拿帧吧虅沼^”。時人未曾想到,這家小作坊后來竟成長為世界前三甲的文化出版巨擘。百年商務印書館,抱著對書籍的熱愛,對文化的信仰,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國學人的學術智慧,見證中國出版業(yè)風云歷程。本次活動將通過館史分享,帶您回顧商務印書館如何見證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變革、推動學術發(fā)展,以及一代代商務人堅守文化傳承的動人故事。
附:線上活動預告

謠言即新聞:宋代社會的流言蜚語
時間:8月1日(周五)19:00
地點:中華書局1912微信視頻號
主講人:黃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宋仁宗時,民間和朝廷都在流傳一則謠言:甲午年,四川會發(fā)生動亂。而從五代到北宋,每逢甲午,必然有動蕩發(fā)生,這種近似魔咒的規(guī)律,形成了從朝廷到民間的心理恐慌。宋王朝“生于憂患,長于憂患”,皇帝因何分外憂心四川?仁宗盛治之下,謠言何以席卷朝野?從謠言切入,會看到怎樣的宋朝社會?蘇東坡如何應對“閩蜀同風,腹中有蟲”的地域歧視?周五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如臨大敵——謠言恐慌與大宋王朝1054》作者黃博做客中華書局直播間,與讀者聊聊謠言與宋朝社會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