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減肥”沖上熱搜。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實施“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來,肥胖問題已然成為關乎全民健康的重要議題,有人盲目節(jié)食傷身,有人迷信偏方無效,如何讓減重從口號變?yōu)榭沙掷m(xù)的生活方式? 這場關乎全民健康的“體重管理”行動,不僅是數(shù)字的博弈,更是生活方式的覺醒。
即日起,上游新聞推出《健康微課》特別報道——“甩肉行動”,并聯(lián)動社區(qū)邀請專家線下授課,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意識到體重管理的重要性,一起讓“邁開腿、管住嘴”從口號化為日常。
根據(jù)《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別為34.3%、16.4%,且近年來,國民肥胖率呈上升趨勢。

重醫(yī)附一院肥胖專病門診,曾夢華正在給患者看診。
近段時間,“國家給你設計的減肥食譜”火了,不僅有四季食譜還有地方食譜。不過,也總有不同的聲音在問,“等瘦了不照著吃了是不是要反彈?”“這個食譜有點單調(diào)呀,好難堅持。”……
實際上,體重管理中,飲食是重要的一部分,卻不是唯一。
作為重慶首批減肥門診坐診專家,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yī)師曾夢華已經(jīng)在減肥專科門診坐診14年,這些年,他已經(jīng)為數(shù)不清的超重、肥胖人群進行過診療,“體重管理是終身的事,重要的不是一味地瘦,而是通過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實現(xiàn)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p>
你也能設計自己的“減重專屬食譜”
“為啥國家制定的減肥食譜,還分不同片區(qū)?”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曾夢華說,這是因為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區(qū)域飲食共性,這種共性也是這個地區(qū)人群肥胖的成因之一。
“以我們重慶為例,大多數(shù)重慶人的飲食習慣是重口味,麻、辣、重鹽重油,江湖菜、火鍋等都是猛火重油的做法?!痹鴫羧A介紹,這樣用同種食材做出來的菜品,熱量就會比清蒸、水煮等方式做出的菜品更高。另一方面,重口味的食物更能帶動西南地區(qū)人的食欲,吃得越多攝入的熱量也就越多。
如果覺得國家衛(wèi)健委設計的這些“減肥食譜”太單調(diào),只要找到控制飲食的“奧秘”,你也可以設計屬于自己的“減重食譜。”
曾夢華提醒,第一點就是要設計“能量缺口”,就是從飲食上控制總能量的攝入,達到能量的負平衡,幫助減重。
“肥胖人群在減重過程中,每天的能量攝入可以平均比正常飲食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痹鴫羧A說,減重人群可以根據(jù)身高(cm)-105計算出理想體重的公斤數(shù)再乘以能量系數(shù),計算出自己一天適合攝入的能量。
根據(jù)《成人肥胖食養(yǎng)指南》,能量系數(shù)一般臥床者15kcal/kg、輕身體活動者20~25kcal/kg、中身體活動者30kcal/kg、重身體活動者35kcal/kg。
計算出能量以后,再根據(jù)總能量來設計食譜,選擇不同的食材,“如果當天飲食超過了這個能量總數(shù),就要靠運動等方式來消耗掉多的能量,保持能量缺口。”
第二,在食材的選擇上,要保障食物攝入多樣化和平衡膳食,保證營養(yǎng)素的充足攝入。推薦脂肪占比20%~30%,蛋白質(zhì)15%~20%,碳水化合物50%~60%。主食全谷物至少占一半,適當增加粗糧并減少精白米面攝入,同時保障足量的新鮮蔬果攝入,減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攝入;動物性食物應優(yōu)先選擇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雞胸肉、魚蝦等;應優(yōu)先選擇低脂或脫脂奶類。食材盡量不要選擇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采購食材要習慣查詢能量表?!?/p>
第三,要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能量,早中晚三餐的供能比最好是3:4:3。
第四,烹調(diào)方式上要少油少鹽少糖,盡量使用蒸、煮等清淡的方式。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烹調(diào)油不超過20g~25g,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另外,除了食材和食譜,改變暴飲暴食、不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也很關鍵,“三餐規(guī)律,定時定量,如果一定要省一餐,可以不吃晚餐但不能不吃早餐。”晚餐建議在17:00~19:00進行,晚餐后最好不要再吃東西,吃東西要細嚼慢咽,最好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重醫(yī)附一院肥胖專病門診,醫(yī)生正在給患者看診。
減重不是一味求“瘦”
“醫(yī)生我想立刻就瘦下去!”曾夢華說,很多人來到肥胖專病門診,都會說這句話,但并不是每個來看病的人,都會在這里進行治療,“有一種觀念需要被改變,體重管理不是瘦,肥胖門診也不是單純減肥門診,健康比瘦更重要?!?/p>
有身高超過160厘米體重不到110斤的女孩走進門診,對醫(yī)生說,“我想減肥?!痹鴫羧A告訴她,“你需要做的是改變身材焦慮,健康比瘦更重要?!?/p>
肥胖門診是為那些已經(jīng)超重和肥胖,并且這些肥胖已經(jīng)為他們的身體帶來其他病痛、生理和心理傷害的肥胖患者,進行綜合檢查和評估后,利用多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和診療手段控制體重,讓他們回到健康生活的門診。
伴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袖帶胃切除手術、胃部支架植入手術等減重手段看起來讓肥胖患者更容易瘦下來了,但也帶來了肥胖患者的一大誤區(qū),“利用手術、藥物瘦下來以后,是不是就一勞永逸了?”
“瘦了以后我是不是就不用控制飲食了?”
“手術做完會不會反彈?”
這些都是曾夢華和同事們時常都要解答的問題。
“即使通過手術、藥物治療等多種手段瘦下來以后,也需要繼續(xù)控制飲食,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體重管理是終身的?!比绻钊匀徊灰?guī)律、飲食習慣仍然不健康,仍然不能堅持運動,“反彈是遲早的事?!?/p>
“減肥的核心并非盲目追求體重數(shù)字下降,而是通過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實現(xiàn)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曾夢華認為,要做到全民體重管理,改變大眾對于“體重管理等于瘦”的觀念更為重要。
近日,重醫(yī)附一院成為全國首批健康減重營科普單位。
就在近日,全國11家公立醫(yī)療機構獲選成為全國首批健康減重營科普單位,曾夢華所在的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是西南地區(qū)唯一入選的醫(yī)院。曾夢華說,除了臨床上幫助肥胖患者減重,幫助大眾破除“快速減肥”“極端節(jié)食”等誤區(qū),掌握科學減重技能,也是重中之重。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實習生 馮文潔 受訪者供圖